2011年 当代电视 第一期
本刊专稿
3 新年献词 赵化勇
本刊特稿
4 2010年电视剧创作盘点 刘晔原
电视剧场
8 作为“人”的赵丹和作为“演员”的赵丹 杜 高
——电视剧《赵丹》观后
10 戏里戏外人生 一片丹心赤诚 戴 清
——电视剧《赵丹》的艺术追求
12 吸引人的是命运 感动人的是真情 曾庆瑞
——评电视剧《新安家族》
14 问渠哪得清如许 胡新梅
——看电视剧《远山的红叶》有感
16 以平凡美直面现实生活 李 璐
——评电视剧《岁月》
18 论电视剧《王贵与安娜》的叙事策略 王 锋
研究与交流
21 绿色传媒理念初探 李建生 张 容
25 云南电视台绿色传媒品牌战略的态势分析 杨 宝
27 制播分离:应给社会资本更大空间 宋维才
28 自制剧、定制剧与电视剧艺术的独立性 肖 帅
31 浅论中国传统美学观在电视动画中的体现 赵 薄芙丽
33 影像时代的国际化传播 冷冶夫 金月成
——国家“十二五”规划之我见
电视观察
36 对当下电视娱乐节目失范的哲学思考 罗治林
38 关于娱乐节目去低俗化的思考 宋 烨
39 关于戏单的议论和思考 果 青
42 电视频道包装要独具特色 高 云
43 面对三网融合地方电视台机遇与挑战并存 岳允盛
44 “兄弟”的用法 赵 彤
49 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利益博弈 刘 原
栏目冲浪
52 农民媒体话语权的实现 史加辉 朱 超 于海洋
——以吉林市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为例
54 搭建家庭亲子沟通教育的平台 颜小可
——评中国教育电视台新栏目《成长不烦恼》
一线心得
55 市级电视台大型主题性系列报道刍议 崔宏伟
57 《直播重庆》节目的探索与实践 于希斌
58 荟萃精华 展现风采 推广亮点 扩大影响 武 隽
——中国教育电视台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报道显特色
节目主持人
59 浅谈电视播音员在镜头前的播音状态 李海年
60 解读“本土化”的主持风格 苗雨中
62 电视节目主持人素养漫议 王 贞
64 文静:心与梦想一起飞 李磊明
台长论坛
66 简论方言节目对城市电视台发展的作用 宋 敏
——以福州台《攀讲》为例
新闻在线
68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舆论引导水平 王海霞
——省级电视媒体应急突发事件报道初探
70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素质 曲彦春
71 对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探讨 于春伟 李 刚
72 浅谈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形象 赵 娜
74 电视民生新闻“热”太原浅析 籍文斌
地方台巡礼
75 湖北卫视今年邀你一起过“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鄂 视
纪录片创作
76 用镜头诠释力量 潘 桦
——深入四川地震灾区拍摄“非虚构剧情片”的尝试和探索
78 城市台创作系列纪录片大有可为 李 键
荧屏杂谈
80 春wǎn 散一边
综合报道
81 加强新闻舆论引导 坚守电视评论高地 唐志平
——首届全国优秀电视评论节目表彰活动暨研讨会综述
84 呼唤真善美的回归 胡斌毅
——34集电视连续剧《毛岸英》研讨会综述
86 简述第二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优秀电视节目评选 王军强 裴月华 宋亚丽
89 第二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综述 路 远
91 《璀璨时空——石家庄历史文化影像志》研讨会综述 李 遐 翟应函 刘 华
TV动态
20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京 视
24 26集电视剧《永远的田野》近期播出 艺 文
56 抗日谍战电视连续剧《战火太阳山》近期开机 民 文
媒体文摘
94 信息17条 本刊资料室供稿
96 本刊地址变更启示 当代电视杂志社
封二:首届全国优秀电视评论节目表彰活动暨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封三: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文静/ 封底:第二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颁奖典礼暨农村电视发展论坛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