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当代电视 第二期
开卷风
1 电视剧不是“故事片” 阎晶明
本刊专访
4 反映现实生活 承载主流价值 唐志平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访谈
8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与创新 张金尧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访谈
三农专栏
12 中国农业银行杯2013年度CCTV三农人物颁奖典礼盛大举行
13位优秀候选人荣膺年度三农人物
14 寻找三农人物 成就中国梦想 连 好 武 丹
—《2013年度CCTV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综述
纪录片
15 精彩荟萃 共铸辉煌 周 锋 王永刚
—2013’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综述
18 让“过去”与“现在”和“未来”对话 秦 沈
—文献纪录片《延安 延安》创作解析
20 人文自然电视纪录片《黄山》简评 张 利
22 纪录片特写镜头的运用 刘凤田 梁永慈
—浅析大型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电视剧场
24 主旋律弘扬与观赏性表达 马剑良
—简论抗战传奇剧《大掌门》的叙事美学
28 唱响中国的《大河风歌》 韩玉峰
30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一盏香茗 杨洪涛
—评电视剧《茶颂》
32 走进角色的生活,走进角色的“家” 庄庆宁
—行走在《我的左手右手》中
34 现实题材剧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照 杨 秋 倪祥保
—电视剧《妈妈圈的流言蜚语》浅评
37 从电视剧《咱们结婚吧》看后期剪辑中的镜头组接 刘建国
38 电视剧《正义的重量》的现实意义分析 孙建礼
40 大众文化中偏执人物的塑造 杨志芳
—从电视剧《门第》谈起
42 对革命题材合理夸张的新解 张 静
—电视剧《地下交通站》的艺术特色分析
44 从青年亚文化透析美剧《尼基塔》的热播 徐光淼
46 剖析电视剧《决战燕子门》的艺术特色 周栋媚
栏目观察
48 热播后的冷思考 张 涵 张志君 高战利
—关于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反思
49 浅析《军情解码》的大众口味与专业军事节目表达 刘 颖
52 家里的访谈 杭 昕
—《春妮的周末时光》创新解读
54 分化与整合:当前电视军事栏目形态分析 聂绛雯
56 典型人物报道与“中国精神”的认同 范 颖
—观中央电视台栏目《感动中国》有感
58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王云峰
—看《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文艺晚会》
59 《爸爸去哪儿》“火”在哪儿 姜笑君
61 一起写下一撇一捺 蔡 莉
—评热播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
63 生活情境秀节目“牛刀小试” 王普普
—小清新风格《爸爸去哪儿》受热捧
65 新媒体环境下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解析 蒋 伟
67 论电视真人秀节目《饭没了秀》的创作特色 李醒岚
69 创办有特色的电视汽车栏目需要差异化策略 何学容 吴 卫
新闻在线
71 新闻现场直播与地面频道的竞争力提升 蒋 倩
—以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为例
73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出镜记者主体意识刍论 王 未
75 重大突发事件直播误区与策略 李 文
79 浅谈我国电视新闻采编播模式的变化趋势 魏 欣
81 把新闻做成电视剧 鲁 凯
—浅谈电视新闻的“编剧思维”
82 新闻民生化:《新闻联播》的“群众路线”实践 乔新玉 张国伟
84 浅谈提高民生新闻的关注点 王 渊
86 “中国梦”引领电视新闻节目新风潮 桑 瑛
研究与交流
88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的启示 付少武 蔡清辉
—兼论中国电视剧走向海外的策略与路径
91 当代电视剧结构的三种类型 范 侃
94 对国产电视剧中真实性与假定性关系的探究 李 安
96 电视剧宣传如何传播主流价值观 叶建芳
99 试析电视节目娱乐化对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作用 朱伟中
101 电视媒体主流化传播的社会化媒介路径选择 张佰明
103 专业考古直播的议程设置 李 欣
105 体验式采访的合理运用 亢俊芳
107 探析中央电视台台标的变迁对地方台标志设计的影响 张津辅
108 卡通动漫与电视广告的交融 张 娴
110 跨文化语境下中国电视英语节目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张 莉
TV动态
23 天津卫视开年大戏《一代枭雄》独家打造“大剧联动季” 津 卫
87 电视剧《壮士出川》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刘 原
美兰德数据
112 2013年第4季度省级卫视综艺栏目网络传播监测数据TOP20 美兰德公司封面: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大型综艺互动游戏类节目《幸福账单》/封二: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2014全新改版 /P36:电视剧《妈妈圈的流言蜚语》 /封三:中国农业银行杯2013年度CCTV三农人物颁奖典礼 /封底:春光·第三届海南广电观众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