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摄影大师安迪·格慈:“只有我和我的相机”
安迪·格慈为众多明星“摄魂”,图为艾尔·帕西诺
“他的作品简约而经典。”著名摄影师大卫·巴利说;“摄影师们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好莱坞明星凯文·史派西说。他们所言的“他”,就是喜欢用简约镜头捕捉别样情怀的英国摄影师安迪·格慈。
4月中旬,安迪·格慈接受英国驻华大使馆的邀请,带着他拍摄的照片与故事来到中国。圆头圆脑的他,胖乎乎,不像个身兼知名摄影师、作家和作品经常出现在GQ、Total Film、Vogue、Glamour、Empire、Marie Claire等知名电影和时尚刊物上的“文化人”,倒像个热衷足球与啤酒的装卸工——只不过,他拍的照片,如那些好莱坞明星的作品,有着非黑即白的构图与情调。
拍摄斑点皱纹丛生的面部
作为英国专业摄影协会的前主席,2007年获得德蒙福特大学摄影专业硕士学位的安迪·格慈,最大的项目是持续了10年之久的《度》——为100多名一流明星拍摄照片,其中一些作品被英国国家肖像画廊收藏——明星谁不爱——安迪·格慈甚至因出版《度》画册为糖尿病研究基金筹款300万英镑。
如今,他正在进行的《偶像》项目,是为埃尔顿·约翰艾滋病基金会拍摄一系列好莱坞传奇人物——罗伯特·德尼罗、艾尔·帕西诺、劳伦·巴考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些没有化妆和造型、斑点和皱纹丛生的面部特征,被刻画得十分鲜明,深刻呈现了巨星们的面貌气质和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使他收获摄影界最高奖“Fox Tabot摄影奖”,并获得英国员佐勋章殊荣。
保罗·纽曼、乔治·克鲁尼、朱丽亚·罗伯茨、布拉德·皮特、奥兰多·布鲁姆、达斯汀·霍夫曼、凯特·温斯莱特、凯文·史派西、凯特·布兰切特、希斯·莱杰、凯拉·奈特莉……,众多好莱坞标志性面孔亦成为他相机中的人物。
在这些“大头照”中,人物是绝对的主角,各色表情被尽数捕捉。安迪·格慈尤其喜欢以黑白人物特写来拍摄“被写体”,避免使用大量助理和道具,而专注于人物本身,捕捉当下主流摄影作品中缺乏的人物亲切感和个性。
“没有化妆,没有助理,只有我和我的相机。”他说。
安迪·格慈为众多明星“摄魂”,图为凯特·温斯莱特
由皮特认识克鲁尼
最初让安迪·格慈萌发拍摄明星黑白照的是“六度分割”的理论。依照世界上任何两个陌生人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的定律,从走入他相机的第一位好莱坞明星开始,安迪·格慈通过“被写体”的引荐,不断得到拍摄著名明星的机会。
“我拍布拉德·皮特的时候,他正在拍摄电影《特洛伊》。事先我知道我只有12分钟用于拍摄,而且我知道他有14个随行人员:保镖、化妆师、造型师等,但我并不希望工作的时候有那么多观众。”所以,当安迪·格慈打开工作室的门,看到只有布拉德一个人在时,他感到惊喜。
“我们一起大笑,一起像男孩子一样把屋子弄乱,12分钟变成一个半小时。当拍摄完毕,布拉德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并问我《度》项目下一个想拍摄谁。我对他说,就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吧。”布拉德拿起手机,简短地说了几句,把手机递给了安迪。于是,他听到电话里说:“Hi,安迪,我是乔治(克鲁尼),这周末来意大利拍我吧!”“我真是大吃一惊。”安迪·格慈说。
周末,安迪·格慈去克鲁尼位于意大利科莫湖的公寓。当他到达时,公寓的阳台上已经准备好了早餐。“用餐后,乔治找到一块白墙用来拍摄。我调动所有设备,为了避开走廊上3只肥肥的鸭子。但突然间,我的三脚架撞到了乔治的书架,一本大世界地图突然掉落,砸到一只鸭子—— 一阵忙乱;此时,乔治带着海盗式的帽子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指出他当时有多傻,他开始爆发出一阵激烈的狂笑”——咔嚓,“这就是我的照片了!”
安迪·格慈为众多明星“摄魂”,图为凯特·布兰切特
布鲁姆的害羞和温斯莱特的“敌意”
在伦敦的Savoy酒店,当安迪·格慈告诉奥兰多·布鲁姆他的拍摄计划——黑西装、白衬衣、黑领带,让人联想到上世纪60年代大卫·巴利拍摄的迈克尔·凯恩时,奥兰多·布鲁姆明显表现出担心——他不想步刚刚出演了《阿尔菲》的裘德·洛的后尘。
“别担心,我对他说,我有个绝妙的扭转。”
“我让他在西装上衣下面再穿上一条英国国旗图案的拳击短裤,他显得更加缺乏信心了——直到我对他解释说,这是凯拉(奈特莉)的主意。”
“拍完之后,奥兰多害羞地问:他能不能收藏这个作品。天啊,我正想把它们挂到eBay上去卖呢!”安迪·格慈也露出乔治·克鲁尼式的狂笑。在这样的笑声里,那些好莱坞一本正经的大明星们,也都在镜头前放肆卖萌,活色生香。
当他去拍摄凯特·温斯莱特时,遭遇“敌意”。“我去凯特在伦敦的家,按动她家的门铃,她只把门打开一英寸——最多两英寸,直到凯特认出了我:‘安迪,真高兴是你,我已经被拍拍垃圾(狗仔队)骚扰很多天了。’她当时正怀着第二个孩子,而且此时仍未考虑好是否要向媒体公开这件事。”
安迪·格慈清楚地记得,当他准备机器的时候,凯特·温斯莱特正忙着照顾她女儿米娅;等她最终坐下来直面相机,他才确切地知道自己要拍什么。
“我意识到之前看到的她的照片都太迷人、甚至太华丽了——那些刻意的发型、精致的化妆和精心准备的时装。我想让一切变得简单些——没有化妆,没有修饰过的发型,甚至她穿的黑色衣服上也没有细节,但她依旧那么出色、令人着迷。”
在彩色照片肆行的年代,我们的眼睛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浮躁,真切的表情被遮挡了。而安迪·格慈穿行在彩色的年代,却选择坚守黑白的信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张亚萌
责编:视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