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文化观察
 

不过火,不癫狂,也成活——关于近期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思考

来源:中国视协    责编:张宗伟

 ◎古装商业大片的蜕变,证明了“尽皆过火,尽皆癫狂”口味太重,无法顺利移植到以内地市场为主导的合拍片中。

 ◎“港味回潮”不应拘泥于某种具体类型或题材的复兴,它应该是时尚靓丽的生活质感的回归,应该是雅俗共赏的草根文化的更新和香港情怀的表达。

《嫁个100分男人》剧照

 进入3月,随着《桃姐》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加上《情迷》《大追捕》《春娇与志明》《嫁个100分男人》和《绣花鞋》等片密集公映,一度沉寂的“港片”在内地再度引发热议,有媒体称之为香港电影的“小阳春”,从几年前“港片将死”的担忧,到如今“港片”的小规模复苏,“香港电影”总在牵动着观众、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在惊喜和期待之余,也引发了我们关于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几点思考。

 古装商业大片的蜕变

 为避免“港片”、“香港电影”等称谓带来的身份认同困惑,本文不厌其烦地使用“内地与香港合拍片”这一术语,用以指称“后97”时代特别是2003年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首字母缩写)签署之后香港电影人担任主创(编导)的影片。香港电影人的北上之旅并不平坦,回归之前的失落和迷茫,回归初期的彷徨和摩擦,每走一步都需要调整方向,尽管CEPA部分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资本阻碍,但是电影产业的对接和电影文化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历经多年探索,内地与香港合拍片逐渐形成了香港团队主创,内地资金主导,主要迎合内地市场的模式。这一模式大致在2008年前后基本成型,与此模式相适应,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在题材和风格的取向上,近年来一直在蜕变求存,这种变化在古装商业大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内地导演的古装商业大片在2007年前后遇到了创作瓶颈,《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片饱受恶评,观众对张艺谋等人导演的古装商业大片陷入深度审美疲劳,委顿中的内地影市亟需新鲜空气提振信心,于是香港影人乘势而入,从2008年起,香港导演的古装片开始独领风骚。

 在香港和内地合拍古装商业片的潮流中,“三国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三国题材合拍片的代表作有三部,即吴宇森导演的《赤壁》(2008),李仁港导演的《见龙卸甲》(2008)以及麦兆辉、庄文强联合执导的《关云长》(2011)。合拍片编导之所以热衷于取材名著,主要是因为名著有市场潜力,特别青睐《三国演义》,是因为相中了它在华语文化圈的巨大影响力。单从市场表现来看,上述三片的票房都还差强人意,但是在口碑方面,则无一例外地招致观众批评,被诟病最多的是其文化底蕴不足,以及对历史的肤浅表现乃至随意篡改。《关云长》之后,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名著解构告一段落,合拍片由名著改编变成了旧作翻拍和续作,比如叶伟信导演的《倩女幽魂》(2011)是对97版原作的翻拍,而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2011)则是92版《新龙门客栈》的续作,这两部作品的旧作充满奇幻色彩和浪漫气息,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有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因此翻拍和续作较为成功,特别是3D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龙门飞甲》成为武侠电影中的标志性作品。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翻拍或续作将是古装商业合拍片的重要选项。

在北上淘金的香港导演中,李仁港和陈可辛与内地电影产业的互动最为积极,两位导演不仅产量高,而且火力集中,专门出产迎合市场的古装商业片。2008年以来,李仁港导演了《见龙卸甲》《锦衣卫》(2010)和《鸿门宴》(2011)三部古装片,陈可辛则导演了《投名状》(2008)、《十月围城》(2009)和《武侠》(2011)三部古装片。古装商业大片成为他们的首选,主要在于市场利益的驱动,这些商业片虽然穿着“古装”,骨子里却是后现代的混搭和拼贴。内地观众对香港导演的新鲜感逐渐消失,这类古装商业片的票房也呈现明显下滑之势,于是,陈可辛和李仁港等导演开始休养生息,这在客观上为《桃姐》等片在今年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古装商业大片往往是严肃的历史题材,它不是历史的戏说,也就注定了它不可能选择“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风格,而要香港导演一本正经拍历史大片,显然是勉为其难,因此香港导演编导的古装商业片总是不伦不类,要么是穿着古装外衣的现代穿越剧,剧中古人满嘴跑火车;要么剑走偏锋,以3D技术或政治隐喻为招数,打造另类武侠片或功夫片,因此,评论界所说的消失的“港味”,也就注定不可能在合拍的古装商业大片中复活,那么,不癫狂,不过火,就真不成活吗?在古装商业片退潮之际,此次由《桃姐》领衔的合拍片集结发力,队列中竟无一部古装商业片,个中滋味耐人寻味。


《逆战》海报

 许鞍华的坚守

 在内地与香港合拍古装商业大片步入高潮的2009年,许鞍华表现出她惯有的冷静:“我觉得一个新时代就要来了,好像又会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风起云涌,人人身上有七组戏的时候,我想起来就打冷颤。这个时代是没有我的位置的,不是说我参加不了,而是我未必想参加,我不想这样拍戏。”但她在接受采访时又表示,留守并不意味着对抗,她在坚持中寻找自己特有的位置,《桃姐》就是这份坚持的答案。

 香港影坛大师云集,各家都有其独门秘笈,比如徐克善于塑造亦幻亦真的武侠世界,刀光剑影中充满玄机;王家卫善于建构高度“符号化”和“象征化”的暧昧都市;周星驰善于颠覆传统,解构经典,将“癫狂过火”的无厘头引向极致;杜琪峰则善于摹写警匪世界的江湖恩仇,表现人生无常的宿命之感等等。许鞍华是香港影坛的常青树,她从影30余年,创作成果丰硕,在香港的电影产业环境中,她可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驾驭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然而她的自如应对绝不是随波逐流,尽管许鞍华也尝试过拍武侠片甚至鬼片,但那只是证明她作为职业导演的商业能力,她没有被“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港片主流所吞没,她以女性导演难得的理性而温婉的写实风格在香港影坛独树一帜。

 在《桃姐》之前,许鞍华创作了一系列关注女性命运的写实作品,比如《客途秋恨》(1990)、《女人四十》(1995)、《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平凡而普通的香港市井小民,她们的人生故事没有大起大落,情感世界也无大喜大悲,这种故事和情感延伸到《桃姐》中,就化为现实与悲悯交织的温情写实。《桃姐》以冷静的视角触及香港社会的住房、移民以及老龄化等现实问题,但这些都只是背景,影片的着力点在人伦亲情的展示,导演在桃姐身上投注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全部感情,热烈却不张扬,关怀却不煽情。罗杰与桃姐之间的主仆情深,却也是外冷内热,最为外露的一次表达,还是由罗杰和他的朋友一起,通过电话传递的。对养老院中老人群像的刻画,更显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文关怀。影片在进行善意讽刺的同时,也借桃姐之口表达了对骗钱找小姐的理解和同情。影片对养老院环境的展示,深得古典美学“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精髓,一桌一椅、一草一木、一羹一饭都是“有意味的形式”。片尾,桃姐走时,许鞍华选用了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在轮椅上老人的诗歌吟诵声中,观众送别了这个一生未嫁、忠心侍主的平凡女人,于悲痛中升华出人性之美,并将人走楼空的悲凉意境推向高潮。

 其实前两年香港电影也有关注现实生活和平凡人生的文艺片出现,比如岸西编导的《月满轩尼诗》以及罗启锐导演的《岁月神偷》,都是细腻温情的写实佳作。《月满轩尼诗》着眼当下,讲述普通香港市民的爱情故事;《岁月神偷》讲述“香港往事”,再现上世纪60年代香港小市民家庭的沉浮悲欢。这两部影片本身港味较浓,其问世之际正值古装商业合拍片独霸内地影市,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岁月神偷》在香港票房大热,但在内地市场表现平淡。尽管如此,刘德华和许鞍华没有放弃文艺片路线,坚持投拍《桃姐》并取得巨大成功,在古装商业大片式微之际,为内地和香港合拍片开辟了一条新路。


《桃姐》海报

 港味回潮?

 美国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上世纪末,他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用“尽皆过火,尽皆癫狂”作为香港电影的荣誉标记,所谓旁观者清,波德维尔一语点破了传统香港电影的核心特征,从此,“尽皆过火,尽皆癫狂”为香港电影人所认同并以此为荣。但是,香港回归无法避免地带来“港片”的身份危机,在合拍片大潮的洗礼之下,传统“港片”的荣誉标记日渐模糊,越来越难以辨识。在新的语境下,我们无法回避对香港和内地合拍片中“港味”的探讨。

 古装商业大片的蜕变,证明了“尽皆过火,尽皆癫狂”口味太重,无法顺利移植到以内地市场为主导的合拍片中。《桃姐》为“不过火,不癫狂”的文艺片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样本,但它的成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力,能否复制还有待观察。除此以外,那些尚在探路的“沉默的大多数”,更需要加以关注和引导,他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历练,香港和内地合拍片走到今天,不癫狂,不过火,也能活。

 比如那些“小清新”混搭“重口味”的都市爱情片,只要“清新”是真诚的,“口味”不超重,在内地市场就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不久前,台湾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LOVE》都受到内地市场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更超越了年龄和阶层的限制,在剪掉个别口味超重的镜头后,被主管部门和广大观众所认可。两年前,香港青年导演彭浩翔推出《志明与春娇》,赢得了内地青年观众的喜爱。目前,《志明与春娇》的续集《春娇与志明》正在内地院线上映,如能保留前作的真诚,延续已为内地观众认可的港式幽默,口味适度,其票房前景应该比较乐观。近两年来,《全城热恋》(2010)、《全球热恋》(2011)、《隐婚男女》(2011)、《单身男女》(2011)、《高海拔之恋》(2012)等“港式爱情”合拍片不断推出,尽管个别作品毁誉参半,但是其整体水准明显高于内地导演的都市爱情片,是“港味回潮”的骨干力量。

 再比如新派港式警匪片,只要扬长避短,外抓故事,内修人性,也能重拾自信,满足内地观众的怀旧心理和审美期待。前两年,《线人》(2010)和《窃听风云2》(2011)已让内地观众看到港式警匪片走出低谷的希望。今年以来,《逆战》《夺命金》和《大追捕》等片步步为营,正在为港式警匪片的复兴积蓄能量。作为曾经独步天下的重要类型,警匪片还将在“港味回潮”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港味回潮”不应拘泥于某种具体类型或题材的复兴,它应该是时尚靓丽的生活质感的回归,应该是雅俗共赏的草根文化的更新,应该是自由奔放想象力的飞升,它更应该是融入血液的香港情怀的表达,有了这些,我们便可以搁置“香港电影”、“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的概念纷争,给观众奉献更多有味道的电影。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宗伟

责编:视协网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