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文化观察
 

观照历史,也关怀着现实——评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

来源:中国视协   

如果说,《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青年学生的角色定位,赢得了当代青少年观众对革命历史叙事的新体认,《马向阳下乡记》是以马向阳的时尚青年的角色定位,赢得了当代青少年观众对当代党的基层干部的新体认。那么,《历史永远铭记》就是以马海德这个异域形象,来抒写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认同。

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剧照

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的清新之风,有似2005年的《恰同学少年》,有似2014年的《马向阳下乡记》。它所描绘的中国革命史、它所塑造的中共党员形象,对新形势下中国电视剧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具有信心价值,而且具有启发意义。

看《历史永远铭记》是一种享受。它不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播映中独树一帜,而且为“中国梦”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上佳范例。

在《历史永远铭记》中,马海德既是一种形象,也是一个视点。

马海德这个形象,是独特的。在前后长达16年的主体故事中,马海德从中国革命史的旁观者、同情者、支持者,最终成为中共党员,成为一个责任担当者。他在中国的经历、他对中国的感情、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他对成为中国公民的渴望,是在时间和实践的洗练下完成的。这种真切的个人命运史是本剧打动人心的基础。

作为视点,马海德是观众借以新的眼光关注中国革命的窗口。马海德看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方式,与李宁远不一样,与傅连璋也不一样。他的观察判断方式,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式目光,而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异域方式。因而,他对中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体会认知,经历了从不解到理解、从隔阂到融合的过程。这位美国医学博士的选择,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来自历史的选择、人民的信任。

在《历史永远铭记》中,马海德的故事既观照着历史,也关怀着现实。

在对历史往事的回溯中,马海德是历史之镜中优秀的医生。这位大夫以患者伤病的“轻重缓急”排定就诊次序,而不以患者身份的“高低贵贱”为标准。这与李宁远副院长等人的习惯性认识方式是不一样的,与现在一些医务人员的认识方式也不一样。这位大夫把筹办婚礼的私人费用投进修复煎药房的公益事业中,把自己孩子的玩具捐给病儿,这位大夫连续三次为伤员输血,这位大夫用他的言行实践着白求恩大夫“在医疗事业中清除私利”的主张。故事中的马海德无疑是当代中国医护工作者的一面镜子。在这部作品中,关于医德、医风、医术的历史关怀照进了现实。

在《历史永远铭记》中,马海德的轨迹既是一个核心,也是一条纽带。

这部作品,让概念上的马海德成为具体可感的荧屏形象,这是可贺的。以马海德为纽带,联结起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希勒,以及美军延安观察组,既勾勒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吸引力,也在2015年这个特别时刻,向所有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更为可喜的是,围绕着这个叙事主角而出现的一大批配角,让人倍感耳目一新。看过全剧,李宁远、三斤半、韩得牛、秤砣连长、许春妞、袁梦云、徐士威这些虚构的艺术形象,让人倍感亲切难忘。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以前作品中所没有的延安生活、延安氛围、延安情绪和根据地性格,他们的身世富于神奇色彩、但不失历史根基,他们的性情因地域、文化、职级而丰富多彩,他们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风貌。这些群像是杂取与提炼的结果,通过对立和对照加以组合,却个性鲜明,庄谐得当,他们的性格如同他们的语言,既不荒腔走板、也不装腔作势,他们是根植于历史情境,又符合当代人情世故的形象,以明快爽朗、可爱可敬的印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烘云托月般地让马海德这个不易写活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生动起来,让抗战中的延安生动起来。

如果说,《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青年学生的角色定位,赢得了当代青少年观众对革命历史叙事的新体认,《马向阳下乡记》是以马向阳的时尚青年的角色定位,赢得了当代青少年观众对当代党的基层干部的新体认。那么,《历史永远铭记》就是以马海德这个异域形象,来抒写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认同,并且写得相当成功。对于当代中国青少年而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之于他们的陌生度,与马海德刚到中国的陌生感有相通之处。这种隔膜之感,是我国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怎么让“80后”、“90后”,这些没有切实历史体验的新生代,通过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去认识八九十年前的中国历史、认同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探寻出的发展道路,10年前《恰同学少年》给出了一个范例,今天《历史永远铭记》给出了另一个范例。

相关链接

《历史永远铭记》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 吴月玲) 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专家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历史永远铭记》讲述了美国医生马海德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55年中的传奇经历和感人故事,日前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开播。

与会专家们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认为该剧视角独特,第一次从外国医生的角度展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同时,该剧在抗战影视剧的题材内容上进行了新的开拓,在战争戏中融入了国际主义、人道主义、英雄主义、浪漫情感等内容,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专家们表示,该剧跳出了简单再现战事本身的战争题材文艺作品的传统思路,将目光转向战争中的人,写战争中的人生故事,写战争中的人性,写战事之外的战火红尘、浪漫的异国情感等,将抗战题材影视剧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赵 彤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