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当代电视 第九期
2012-03-26
来源:
2008年当代电视第九期目录
奥运专辑
4 开拓奥运报道视野 创新奥运报道格局 徐立军 陶 郎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起看奥运》直播解析
7 艺术与技术的无缝链接与化合效果 杨 斌 王 吉吉
——奥运会赛事电视转播四率
10 环球荧屏同此精彩 海 鸣 冀 星 刘 芳
——世界电视媒体全方位报道北京奥运
13 打造赛场外的黄金时段黄秀根 袁 烨
——浅谈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奥运宣传策略
15 让人文精神照亮奥运报道 周学明
16 数字的魅力 胡斌毅
——北京奥运电视收视率分析
19 很中国 很世界 冯光钰
——听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
20 天津卫视直播报道全方位解读奥运盛事津 视
20 《大话奥运》讲述大学生的奥运故事 侯 敏
抗震救灾专稿
21 热运行之后的冷思考 郝建军整理
——央视抗震救灾传播电视论坛概述
23 记录口述历史 深挖价值诉求 星 冀
——中央电视台新闻特别节目《铭记》研讨会综述
24 记者就该站到一线去 刘 芳 杨正义
纪念中国电视诞辰50周年“我与电视”征文
25 电视情缘 陈健雄
26 我们自豪,我们是中国第一代电视剧工作者 赵玉嵘
——纪念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
28 无了之心 袁牧女
——电视剧25年心情检阅
30 中国电视艺术:改革开放的艺术代表朱辉军
32 开创中国少儿电视节日节目 果 青
金鹰资讯
34 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结果公布 视 宣
34 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名单
视协联网
36 全国优秀电视栏目剧创作成果点评揭晓 子 路
36 全国优秀电视栏目剧创作成果点评结果
38 纪念建军81周年军地电视艺术家在京联谊 林 卫
台长论坛
39 从新闻类栏目名称变化看电视人的与时俱进孙仁广
41 创新机制促创优张林江朱伟中
44 挖掘地方资源 打造精品节目刘春景
——从《我是延安人》的播出效果看地方台的出路
观察与思考
46 体育联播平台 打造强势品牌杨 毅
——从报道2008欧洲杯决赛看CSPN联播平台的节目优势
48 创新理念模式 提炼党建片“魂” 周鸿恩
——从专题片《凝聚——华阳社区党建新探索》谈起
50 从《蕉急》看民生新闻与“三农”报道 李小宁
52 略谈电视民生新闻的选题处理王远远
53 官民互动——电视直播的新风向 汤健萍
55 论电视新闻策划的娱乐化倾向梁 英
57 电视2.0时代的策划探讨 曾 萍
58 盛唐歌吟 丁 磊
——从《贞观长歌》与《大明宫词》的比较看国产古装电视剧的追求
61 对加强地方广播电视媒体财务管理的思考 程建萍
当代剧场
62 世纪解密——飞虎队 邝俊杰
研究与交流
64 浅析新闻评论的媒介方式与特点 宋 毅
65 试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郑波辉
67 电视新闻报道人性化视角的形成与实践 刘 静
69 试论百姓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叙事形态刘 慧
7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语功” 周建业
72 剪辑:用镜头写作 江兆健
74 电视文艺节目导播的特点及程序 曹瑞琪
中外交流
76 大洋彼岸的汉语热 董育中
79 汉风浩荡 助推奥运 杨 琼 李耀武
——观“第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开幕式晚会”
栏目冲浪
80 坚守与开拓 张 宇
——《粤韵风华》品牌价值浅析
新作品评
82 关注百姓 对话生活 教惟东
——电视剧《城里城外东北人》的戏剧性分析
长虹桥茶座
84 社会责任的不懈坚持 邓明艾
84 喜剧片,观众在期盼 丁景奎
85 从“羡余”说起罗炽勋
星簇掠影
86 绽放的青春 路 远 丁 丁
——记青年演员耿楠
编导演之窗
88 不懈努力中追求完美 屠 茵
——浅谈《和谐春光》文艺晚会的艺术特色
90 《绿洲的耕耘者——记孔雀屏》创作札记 廖美霞
——追记不能忘却的心灵洗礼
92 《藏獒的哀鸣》拍摄散记 宋园园
TV动态
37 20集电视剧《大爱无形》将在河南开机 央 视
43 23集电视连续剧《大地》央视八套黄金时间首播 影 宣
60 连云港电视台关注灾区 MTV《牵挂》表达一份爱心 连 视
66 电视剧“新”《三国》被多家卫视签购 天 视
媒体文摘
93 信息21条 本刊资料室供稿
96 本刊声明 当代电视杂志社
封彩内容
封面: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掠影/封二:《生活秀》秀出你自己——内蒙古电视台隆重推出大型电视栏目剧/彩二:20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农民兄弟》剧照/彩四:广西卫视《时尚中国》超级模特大赛报道/封三:深圳卫视名牌栏目选介
封底:青年演员耿楠
2008年当代电视第九期导读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传递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美好祝愿。中华民族百年梦圆,各国人民友谊长存。那激荡人心的奥运火热的赛事、赛场内外的精彩瞬间、动人画面通过电视讯号、通过五彩荧屏,传送给了全球亿万观众。是电视人的奉献,给人们带来了欣赏奥运的快乐,是电视,使奥林匹克精神传扬五洲四海。
我们关注奥运,也始终关注着传播奥运的电视人和他们的工作。现在,奥运会已经结束,而对奥运电视的解读则刚刚开始。梳理奥运与电视的关系,解析电视与奥运的情缘,可以看到电视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巨大贡献,也可以看到奥林匹克运动是怎样为电视增辉添彩。本期奥运专辑刊出了《开拓奥运报道视野创新奥运报道格局》、《艺术与技术的无缝链接与化合效果——奥运会赛事电视转播四率》、《环球荧屏同此精彩——世界电视媒体全方位报道北京奥运》、《打造赛场外的黄金时段——浅谈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奥运宣传策略》、《让人文精神照亮奥运报道》、《数字的魅力——北京奥运电视收视率分析》、《很中国很世界——听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等专稿。这些文章,或扫描中国和海外电视媒体对奥运的报道,或理性评述奥运电视报道的特色和成就,视角丰富,视野开阔。
世人关注的抗震救灾工作已告一段落,对抗震救灾电视报道的经验和不足的研讨也提上了日程。在本期《抗震救灾专稿》栏目中刊出了《热运行之后的冷思考——央视抗震救灾传播电视论坛概述》、《记录口述历史深挖价值诉求——中央电视台新闻特别节目〈铭记〉研讨会综述》、《记者就该站到一线去》等文稿,对此有较深入的思索。
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结果已经揭晓,本期金鹰资讯栏中刊出了有关获奖名单,广大读者与获奖者共同分享着喜悦。在观众中早已享有盛誉的《闯关东》、《士兵突击》、《金婚》、《恰同学少年》、《戈壁母亲》等电视剧高居榜首,实至名归。备受电视工作者关注的电视文艺节目奖和电视纪录片奖的张榜公布,可使人们对这些顶级水平的节目有所了解。
电视栏目剧的勃兴已成为中国电视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期《全国优秀电视栏目剧创作成果点评结果揭晓》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栏目剧的兴盛已遍布全国各级电视台,栏目剧的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
本期《纪念中国电视诞辰50周年“我与电视”征文》中,既有老一辈电视工作者对电视事业初创时期的深情回顾及很有价值的追忆性文字,如《我们自豪,我们是中国第一代电视剧工作者——纪念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开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等,也有如《中国电视艺术:改革开放的艺术代表》等较有深度、论点新颖的好文章。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