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文化观察
 

“百花迎春”展现文联凝聚力 春秋十载见证文艺大繁荣

来源:中国视协    责编:admin

“百花迎春”展现文联凝聚力 春秋十载见证文艺大繁荣

热烈祝贺“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成功举办十周年 

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2春节大联欢”上,七彩祥龙“舞”出新年喜气

 央视播出“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2春节大联欢”时间

 央视三套:1月24日(农历大年初二)中午12:30和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五)晚上19:30播出。

 央视一套: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三)下午15:35播出。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自2003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走过硕果累累的十载。每年春节前夕,中国文联11个文艺家协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艺术家们便齐聚一堂,“浓墨重彩描绘春的景色,载歌载舞颂扬春的传奇”,用文艺的百花编制成一个馥郁芬芳的花环,奉献给哺育文艺事业的时代与人民。这不仅是中国文联联络各界艺术家为人民服务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培养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创作中心的成功的艺术实践。 ——编者 

又是一年春光好 且待百花再开时——中国文联“百花迎春”十岁有感

仲呈祥 孙百卉

 “百花迎春”在近10年的中国文艺建设史上,搭建了一个能够使各个门类的艺术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切磋艺术的新平台,这对于从宏观的视角贯通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促进中国文艺事业的健康持续繁荣,具有特殊意义。每年的“百花迎春”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大家庭的一次家族聚会,在这个聚会上,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们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切磋经验,交流心得,虽然各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传播媒介各不相同,但他们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书写时代发展的精神风貌的创作宗旨是相同的,他们对艺术、对真理的追求与领悟是相通的,因而这样一个每年一度的盛大聚首,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它有利于各个艺术门类之间在哲学层面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提升观众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艺术家们对艺术哲学的贯通与领悟,直接转化为文艺作品呈现给观众,比如2003年“百花迎春”的节目《名家名作名曲》,不仅汇聚了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巴金、冰心、曹禺、老舍的经典作品朗诵,让观众在不同作家作品之间领悟到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内核,同时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古筝等风韵别致的乐器伴奏中,领略到艺术门类之间浑然天成的美。各艺术门类在这种交流与贯通中,必然能不断汲取创作养分,为文艺创作注入活力与生机,共同推动整个文艺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在每年的新春佳节之际,“百花迎春”组织各个艺术门类卓有成就的知名艺术家数百人聚集在一起,向哺育自己成长的人民母亲拜年,向养育自己的时代回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集中体现。如果说十载的“百花迎春”有一个共同主题的话,那就是艺术家向哺育自己艺术生命的人民母亲拜年。胡锦涛同志强调,“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从历届参加“百花迎春”表演的艺术家身上,观众能够切实感受到艺术家们对人民的尊重与热爱,艺术家们经常在舞台上发自肺腑地感叹“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是艺术的母亲”。比如2005年“百花迎春”中有一个采风展示的环节,介绍了“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生前全心全意为人民唱戏,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坚持为农民演出的感人事迹。这个节目以打动人心的纪录片画面及艺术家后代深情的讲述,具体而生动地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使艺术家与人民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离不开人民,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百花迎春”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向母亲拜年,密切了艺术家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如联欢会主题曲《百花迎春》中所唱的:“扎根生活的沃土艺术长青,沐浴人民的目光前程壮丽。”

 十载的“百花迎春”,在每年的春节期间经由电视媒介向全国人民播出,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电视节庆文化,注入一股活水,对电视综艺晚会某种失衡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有力的调控。自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成功举办以来,春节期间逐步形成了以央视、文化部、公安部的三台春晚为主,以全国各地电视台规模不一、形式各异的联欢晚会为补充的春节电视节庆文化环境与氛围。环境树人,氛围育人,三台大晚会有各自偏重的功能,央视春晚仰仗大型歌舞和小品,着意营造欢乐、祥和、热闹的节日气氛;文化部春晚是一年来文化事业的汇报演出,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公安部春晚则意在联结警民情感的纽带,发挥独特的作用;而各种林林总总的小晚会,虽不乏成功之作,但也有不少千篇一律,既缺乏对节目内容艺术价值的挖掘,也鲜有形式上的创新,流于追求大而空的“形式主义”,久而久之造成了电视节庆综艺晚会的某种生态失衡。自从“百花迎春”加入电视春节晚会的行列,便以其讲究艺术品位、讲究艺术格调的突出特色,使节庆期间电视综艺晚会的整体面貌得到有力的调控。“百花迎春”没有一般春节晚会通常追求的那种宏大、热闹的场面和慷慨、激昂的情绪,而是仰仗文艺界知名艺术家,以艺术的养分,润物无声地引领、教化着电视观众的精神世界。与那些只能满足观众一瞬间对娱乐的消费需求的速朽文化不同,“百花迎春”为人民奉献的是由各艺术门类顶尖艺术家表演的、经历史和人民检验过的经典文艺作品,是在文化宝塔中占据塔尖位置的艺术家与文艺作品。在“百花迎春”的舞台上,作家协会奉献古代与现当代文学史上经典作品的朗诵;剧协奉献各剧种、各流派、各名家的经典唱段;音协送上经历时代淬炼、为广大人民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舞协、杂协奉上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斩获殊荣的舞蹈、杂技佳作;美协、书协、民协派出最优秀的艺术家当场为观众献艺呈宝;影协则由深受爱戴的老电影艺术家带领观众穿越时代、重温经典电影的魅力。这些节目犹如竞相吐艳的群芳,为全国人民在传统的新春佳节期间提供了一道高品位的精神大餐,自觉担负起了文化艺术在教化人、养心、提升素质、塑造人格方面的历史使命,为营造良好的春节电视文化环境和氛围作出了贡献。

 十年的“百花迎春”晚会不断坚持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力图用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同“有形式的意味”的和谐统一,不断带给人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首先,“百花迎春”注重“有意味的形式”,在节目的创作上,在追求形式上的变化与融合的同时,突出节目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内涵。比如2004年“百花迎春”开篇后的第一个节目《北风吹》,首先由音乐艺术家王昆以经典的旋律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遥远的年代,再由不同剧种的几代“喜儿”塑造者演绎不同风格的艺术形象,最后由年轻的演员刘亦菲用充满现代气息的欢快的方式重唱《北风吹》,节目以这种贯穿时代、贯通各艺术门类的创新形式,突出了抚今追昔、忆苦思甜的主题意味,使人们对今天能够“欢欢喜喜过个年”的幸福生活倍感珍惜。其次,“百花迎春”追求“有形式的意味”,不断变换形式,使经典文艺作品有耳目一新的诠释方式,对晚会的总体结构也进行有益的创新。比如2006年以前的“百花迎春”以每个协会为单位,逐一为观众献艺、拜年,而2007年开始则以地域及行政区、军队为方阵,由同一籍贯的艺术家联袂奉献表现地方特色的节目,使每个板块的节目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又在内容与形式上充满灵动的变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十载的“百花迎春”正是在追求文艺节目意味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坚持不断创新,才使得文艺创作不断焕发生机,欣欣向荣。

 2012年“百花迎春”继续发扬以往9届的特色与经验,由各艺术门类的百余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台,以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经典文艺节目向人民母亲致以深情的问候。宋人曾有诗咏迎春花,“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中国文学艺术界的联欢绝不仅仅是文艺界友人的盛事,而是增进各艺术门类间的沟通与交流、密切艺术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营造良好健康的文化艺术氛围、促进文艺创新发展的有益实践,惟其如此,才能推动中国文艺事业走向“百花齐放”的繁荣春天。

 2003年1月2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第一次亮相。此后,作为中国文联迎新春的品牌项目,这一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从获得第十七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到被观众评选为“最喜爱的春节电视晚会”,再到2008年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文艺节目组委会特别奖和2010年第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文艺节目奖,并被评为2009、2010、2011年度全国最佳春节文艺晚会及春节特别节目最佳作品,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屡创历史新高。

影像展现难忘历史

戏剧艺术名家荟萃

舞蹈呈现名剧经典

部队艺术家倾情演出

各地艺术家展现浓郁的民族风情

“百花迎春”为不同门类艺术家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艺术的新平台


提升文联向心力 扩大文联影响力——访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百花迎春

——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总策划、总导演郁钧剑

云菲

 走进中国文联演艺中心的办公室,抬眼就会看到墙上贴着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2春节大联欢”的工作时间表,邀请演员、开会协调、彩排录制……除了满满的日程安排外,日历上“新年快乐”这样的字眼,为忙碌紧张的工作氛围平添了些许生活味道。郁钧剑告诉记者,不算构思,每一届“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具体实施起码要花3个月,辛苦是必然的,这从巨大的工作量上就可以看出来,虽然今年的节目已经录制完成,但他接下来还要去剪辑观众画面。我们采访的话题,自然也就从这届“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谈起。

 记者:“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2春节大联欢”即将在春节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与以往相比,您认为其中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有哪些?

 郁钧剑:今年我们依旧采取东西南北不同地域风格的套路,同时要保证整体风格的统一。西藏打的是民族风情牌。河北意在体现杂技之乡的传统。提起安徽,大家想到的一般是凤阳花鼓和黄梅戏,但我们觉得最厚重的是徽班进京,因为这奠定了中国国粹艺术的起点。海南带来的是国际时尚的热带风情,有模特、街舞,还把芭蕾与合唱的段落衔接起来编排,合唱是声乐艺术皇冠上的珠宝,芭蕾是舞蹈艺术象牙塔的顶端,两个顶尖艺术的结合,看似只是一个节目,其实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记者:给人感觉“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的节目构造与其他晚会不同,往往让人耳目一新。

 郁钧剑:我们要出新,还有一点是强调“大联欢”的概念。我们要把做节目的过程做给观众看。就像《红色娘子军》这样的经典剧目,我们请来京剧版演员杜近芳、冯志孝、丁晓君,还有白淑湘、薛菁华、冯英三代芭蕾舞剧中的“琼花”,在主持人与她们的攀谈交流中,观众享受到很大的愉悦。现在办晚会有个误区,只重视让观众被动地欣赏节目,而我们是要把形式做成内容。茶座形式以前也用过,但我们一场下来有五六百位艺术家参与,凭借对艺术的尊重,王心刚、祝希娟、牛犇等很多老艺术家们给予了我们一贯的支持,陈凯歌、冯小刚、李少红等当红艺术家也都积极参加,黄晓明、赵薇、陈坤等年轻演员的出现让节目受众面更加广泛。在短短一个120分钟的节目里,观众可以见到很多名人,加上观众席镜头中的艺术家们,几乎每隔30秒就有一位艺术家露面,令观众目不暇接,会看到别的晚会中看不到的东西。

 记者:最初“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就是这样策划的吗?

 郁钧剑:我是2002年12月底到中国文联来的,当时快过年了,就想搞一个文艺界的大联欢。但那时距离春节只有38天了,人家春晚都是提前好几个月就筹备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做出一台像样的晚会是不可能的事情。对此,有关领导大力支持,亲自约谈我,我就谈了我的想法。中国文联有11个文艺家协会,加上中国作协,每个协会出一个节目就是12个不同特点的节目,每个协会再出一个主持人,把这也做成节目,就是24个各具趣味的节目。比如,王晓棠主持影协的节目,可以先让她朗诵一段,这本身就是一个节目,然后她再与电影人一搭一配、一聊天一调侃,就会非常有意思了。这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于是,我们很快制定计划,最终录制成功,但由于缺乏经验,整整做了5个小时的节目,不过这也打下了今后“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的基础。至今还记得我们别出心裁地把《红岩》的作者杨益言请来了,于是就有了于蓝、张火丁等为代表的电影、京剧、舞剧、歌剧、活报剧中的“江姐”纷纷到场,因为其他艺术形式始终是以原著为根本的。

 记者:不知不觉中,“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已经举办了10届,一路走来,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郁钧剑:“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的举办无疑提升了文联的凝聚力,扩大了文联的影响力,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每年的活动大家都来,台上台下,济济一堂,艺术家们赞不绝口,增进了大家的感情,也让艺术家们深深感到中国文联是“文艺家之家”。对我个人来说,虽然在演员方面失去了不少机会,但却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体会到了举办大型活动带来的乐趣。依托文联这个平台是“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成功的重要原因。联络、服务、协调是文联的职能,“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符合文联的这一特性,如今成为了文艺界的一大品牌,反响特别好。

 记者:您对于今后“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的工作如何设想?

 郁钧剑:我主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一定要引领主流文化方向,追求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格调。就内容而言,它是一个大的筐,里面还有若干个小筐,每年都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往里装。这些年来,基本上形成了两个大的结构,一是以各文艺家协会为主体,二是以地方文联为板块,还可以继续按此思路做下去并且不断翻新。当然,现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毕竟已经办过10届了,我们还应当开拓新领域,产业行业文联就是空白,煤矿文联、公安文联、水利文联等都可以把他们的故事在这里呈现出来,关键是要有不错的设计和创意。我希望借助文联的丰富资源,将“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这个品牌很好地延续下去。

众口称赞“百花迎春”

 李谷一(著名歌唱家):我“老头”看了“百花迎春”晚会后说,比央视春晚节目好,既有艺术性,又有思想性,既特色十足,又充满情感。评价可高了!他的看法应当能代表一大批有知识的高层面观众。我同意他的赞美。

 申万胜(中国书协副主席):一年一度百花开,各路名流聚京来。激情满怀歌盛世,辞旧迎新向未来。

 李群(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山东各界对“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好评如潮!

 袁德旺(央视著名导演):晚会很丰富,几个语言节目很感人,有时代风采。看这种节目有历史感。总之非常成功!

 吕远(著名作曲家):搞这么一台大团圆的晚会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只有今天的中国文联才能做到。

 姜嘉锵(著名歌唱家):“百花迎春”弘扬了民族文化,丰富了荧屏内容,扩大了中国文联的社会影响,密切了文艺工作者与全国观众的感情。实在非常好!

 阿拉泰(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内蒙古音协主席):晚会真的很好,在我们内蒙古反映特好!感谢你们!

 扎西顿珠(青年藏族歌唱演员):我、妈妈(宗庸卓玛,藏族歌唱家)及全家都看了文联春晚,真是太精彩了!

 张立彬(浙江省普通观众):我认真地欣赏了“百花迎春”,办得太好了,看得我一步都不想走开。很美!很文化!很品位!

 网友:文联晚会办得非常好,为全国人民带来了一顿十分丰盛的精神大餐!非常有内涵,丰富多彩不次于央视春晚。谁说春晚路途穷?请看百花大联欢!

曲艺与影视“不分家”

精彩杂技让人叫绝

本文所发图片均为“百花迎春”晚会十年间演出及现场照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摄影: 孟祥宁 魏勇

责编:视协网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