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文化观察
 

600年“冰雹古乐”遭遇传承困境

来源:中国视协    责编:裴诺

 阅读提示

 已有600多年发展历史的“冰雹古乐”对河北省高碑店市张六庄乡大义店村及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来讲,是他们乡土文化的根,是刻录在他们心中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但谈到“冰雹古乐”今后的发展,全村人的心中只有一个字——难!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冰雹古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传承危机日益凸显。现今村里许多青年男子都常年出门在外打工,乐队队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古乐的传承遭遇断代危机。“市场经济给村里人换了脑子,一切围着经济转,年轻一点的谁还有心思学这个!”把“冰雹古乐”很好地传下去因此成为大义店村所有老人心中的期待。

 2月5日,农历正月十四,河北省高碑店市张六庄乡大义店村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晚上6点左右,村里响起铜锣声,这是集合的号令。在村里自己的乐队“十幡会”演奏的“冰雹古乐”中,村民们祈祷庄稼不受冰雹伤害的“冰雹会”“请神”活动开始进行。只见数十位农民乐手持笙、管、笛、鼓、镲、锣等乐器,演奏着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冰雹古乐”,乐手手中的大镲上下翻飞,或前或后、或绕颈、或绕腰、或对击,动作流利洒脱,赢得村民们的阵阵掌声。这时,负责“请神”的一班人马都聚拢来,周边各村的村民们也都闻声而至,手里都拿着香束祈求来年的幸福……

 村民们对“冰雹古乐”的热衷让大义店村大队书记刘会义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这些年村里热爱这项古乐的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据介绍,“冰雹古乐”始于明朝初年,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管子、笙、笛、云锣、堂鼓和铙、钹、镲、铛子等,曲谱一律为工尺谱,传承方式都是口传心授。目前,村里的乐队有50多名农民演奏者。“十幡会”既是村里乐队的名字,也是“冰雹古乐”的一种演出形式,在祭祀活动中的演出均为“十幡会”——演出《黄河上》《大出塞》《慢流海》《牛郎样子》《滚绣球》《十帮锣》《大进宝》《玉芙蓉》《跳涧》《争春》这十支曲目;除“十幡会”外,“冰雹古乐”还以音乐会的形式演出,曲目更多,包括《水龙吟》《三工赞》《杆草节》《一中排》《三点礼》《琵琶令》《五生佛》等。

 这些年来,为了保护、传承“冰雹古乐”,村里上上下下费了不少心思。邻村的屈家营古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京演出,引起音乐界关注,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使屈家营古乐名传天下。2007年,经屈家营村老村长林中树启发,刘会义和时任村小学教师的许玉山踏上了“冰雹古乐”申遗的奔波路。2009年6月,“冰雹古乐”终于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玉山趁热打铁,攥着从当地宣传部、文体局争取的3000多元钱和向村民借来的一些现金,当年便带着乐队到石家庄参加民乐比赛。当5分钟的演奏结束后,许多人追着许玉山问:“你们是哪里的?演得真好呀!”这时,许玉山才长出了一口气。也正是因为申遗成功和外出比赛,才使得“冰雹古乐”、“十幡会”在外名声大振,外面人才知道了还有这样宝贵的仪式音乐文化存在。

 但谈到“冰雹古乐”今后的发展,全村人的心中只有一个字——难!

 资金短缺是目前“冰雹古乐”面临的极大问题。除1992年,刘会义和当时的村主任刘宝印用两个人全年的700多元工资以及当时乡政府特批的500元钱购买的鼓、锣和镲外,现在乐队中其他乐器全都是队员自己的“个人财产”:张树海的红木喇叭是20多年前他自己坐长途车到北京前门大栅栏花80多元钱买回来的;崔春明从他的父亲、“冰雹古乐”第十代传承人中仅剩的崔文坡老人手中接过的笙,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冰雹古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传承危机凸显,这主要表现在该村“冰雹古乐”的队员都是义务演出、分文不取。现今农村人口纷纷外出打工赚钱,村里许多青年男子都出门在外,所以“冰雹古乐”的传承遭遇断代危机。现在乐队队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像22岁的刘革军这样的年轻人实属凤毛麟角。后继乏人现象让刘会义忧心忡忡:“许玉山老师当年招了17名小学生在上学期间跟村里的老人学习打击乐,但这只是学了‘冰雹古乐’的入门知识,他们一长大了就为生活忙碌去了。市场经济给村里人换了脑子,一切围着经济转,年轻一点的不是学手艺就是外出打工,谁还有心思学这个!”把“冰雹古乐”很好地传下去是大义店村所有老人心中的期待。眼下乐队中年龄最大的张贯峰老人,如今正在变着法地让12岁的小孙子坚持每天学上一个小时的古乐。

 “冰雹古乐”虽强化的是祭祀仪式的隆重与规模,但在实现禀告神灵的仪式功能的同时,也使乡亲们得到娱乐。对大义店村及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来讲,大义店村的“冰雹古乐”是他们乡土文化的根,是刻录在他们心中的文化符号。人们不仅要让这个符号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冰雹古乐”的现状不仅牵动着大义店村民的心,也让当地政府更加重视。河北省高碑店市张六庄乡常务副乡长沈国强在看过“十幡会”后表示:“乡里很重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争取在资金方面给他们更多帮助。”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裴诺

责编:视协网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