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文化观察
 

剧院管理什么最缺?人才!

来源:中国视协    责编:郑荣健

 ◎ 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人才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领军人物和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剧院发展乃至演艺产业升级的瓶颈。

 ◎ “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每年将举办1到3期培训班,预计今后5年内将培养300至400人的剧院管理人才。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

 在国家大剧院排练厅里,边上摆着各种舞台布景道具,学员们正在听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老师赛门·凯驰波尔授课。他们的实践课题是,为歌剧《艺术家生涯》搭台布景。

 作为“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的首期培训,本次“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自2月29日开班至4月19日完成所有课程,共历时30天。第一阶段自开班起至3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集中学习舞台监督职责、舞美创作步骤、舞台管理、剧目研究、剧目管理、剧目准备、排练准备、排练、演出等课目;第二阶段自4月5日至9日,除理论学习和舞台实习外,还将分享“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运营模式”等讲座;第三阶段自4月10日至19日,学员们将飞赴英国,在英国皇家歌剧院参与包含了从排练厅到舞台的制作与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其间,排演歌剧《艺术家生涯》将作为实践贯穿全程。

 据介绍,本期培训共有来自国家大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大剧院、西安音乐厅等单位的15名学员,授课老师以中国国家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管理人员为主。

 也许,选择歌剧《艺术家生涯》只是偶然。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它更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正的“艺术家生涯”——在舞台背后,有一批人默默撑起了台前的华丽光鲜……

 幕后:庞大?复杂?紧张?

 3月19日,星期一,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偌大的舞台,剥离了演出时的耀眼华丽,如今已空荡荡的,只有工人偶尔遥相呼应的对话声在回荡。每逢周一,国家大剧院都例行暂停对外开放。没有演出的时间,舞台技术保障组都要对设备例行检修。

 对许多人来说,国家大剧院的吸引力是多重的。碧波,银蛋,精彩的演出,世界顶级名团和大师……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大剧院人的日常工作中,剧院管理的内容远比人们看到的更庞大。以歌剧院为例,舞台前后纵深46米,左右宽52米,舞台上高29米、下深27米;而在这个巨大空间里,6个升降台,近70道电动吊杆,104台轨道或自由单点吊机,各类灯光渡桥、吊架将1588盏灯具吊挂在舞台上方,“复杂”几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正是这种“复杂”,使歌剧院具备了推、拉、升、降、转等多样的舞台功能。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剧院在安排演出季时,连夜装台布景和拆换已是家常便饭。中央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张炳智透露,在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赴德演出时,为了不与次日其他剧目彩排相冲突,舞台技术部门不得不三班倒来回换迁布景。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保障组负责人师金建也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演出顺利进行,光我们舞台技术部就有150多人。”

 据了解,一个剧院的舞台技术管理构架一般会包括舞台制作部、音响部、装置部、灯光部、道具部、服装部、化妆部,对口案头技术设计、布景道具制作、舞台器械操控、装台布景换迁等流程。但是,这只是剧院管理的冰山一角,剧院的体量、功能设计,已部分决定了其管理的复杂和所需管理队伍的庞大——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这是国家大剧院的演艺厅分布情况,而美国的肯尼迪艺术中心则拥有肯尼迪音乐厅、歌剧厅、艾森豪威尔剧院、小型音乐厅4个主要演艺厅。实际上,一个完整的剧院管理体系,还涉及到艺术的引进生产创作、推广传播普及和市场营销管理等诸多方面。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21个部门、17个专业系统、118个科组的组织构架,涉及112个专业。”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介绍。

 瓶颈:人才紧缺 制约产业升级

 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大剧院只是一个典型。

 自2007年国家大剧院开幕以来,全国各地兴建剧院的热潮随后兴起,重庆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歌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杭州大剧院、宁波大剧院、东莞大剧院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开幕。而据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介绍,包括目前在建的天坛、天桥演艺区,预计未来10年北京的各类剧场也将增加到200多座。但是,相对于一些戏剧大国的剧院数量,如仅莫斯科一个城市就有大大小小的各类剧院剧场800多座,国内的剧院剧场建设必然还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

 这么多剧院剧场,演什么?怎么演?2011年底,在歌华中演公司举办的一次有关剧场的“马拉松对话”中,国话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就指出,“这么多剧场必须得有配套”。从宏观概念讲,这些事实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剧场或剧院的管理。

 现实是,剧院管理人才严重极度紧缺。在剧院“演什么?怎么演?”的链条上,剧目制作、演出运营、舞台技术、市场传播、剧院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意味着有一个甚至几个团队去运作。以国家大剧院为例,按其目前的组织架构,各类管理人员已达500余人。以中等体量的剧院核算,每个剧院所需的管理人员大约在150到300人。若算上各类中小型剧院、剧场以及一些非综合性剧院的人才容量,人才缺口严重已不容忽视。

 在国家大剧院“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这样描述:“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人才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领军人物和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制约剧院发展乃至演艺产业升级的瓶颈。

 问题:教育人才≠剧院人才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指出:“现在专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设计或技术人才,而剧院需要更多具有操作经验的人。”学难致用,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直接成为剧院人才,这一矛盾也造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现在剧院管理岗位上的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从演员、技术等行当转过来成为管理人员。在英国国家技能学院运营总监罗宾·奥德看来,这在全世界都是很普遍的情况;但记者调查发现,这在国内还有其深层原因——

 在目前国内的专业艺术院校、特别是像戏剧学院这样提供剧院专门人才的院校中,诸如舞台设计以及灯光、服装、化妆、绘景等大多置于舞台美术系之下,属设计或技术类型专业,除中央戏剧学院开设舞台管理专业、又于2001年成立艺术管理系之外,定位“管理”且直接与技术对接的专业几乎没有。而在其他一些院校中,虽然也有艺术管理专业,又往往因为并非专门院校且多隶属于教育学院甚至工商管理学院,其专业技能培养和专业实践都有隔行之嫌。另外,国外一些私立院校或院团多为企业控股,院校、院团、企业之间能实现较好的、稳定的联动,这一点国内院校也不具备。

 探索:依托剧院 跨越国界

 开幕4年来,国家大剧院派出了近100批次的人员到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等世界一流剧院考察交流,学习它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陈平看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艺术创作生产又十分活跃的演艺实体,国家大剧院的硬件设施很先进,但跟国外老牌剧院相比,“管理”既是技巧,也是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上的。大到独立项目的运作,小到剧场音响调控、观赏习惯引导,都要慢慢积淀。

 “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国家大剧院在各项业务、品牌影响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发展的同时,很重要的一条线就是,我们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懂专业的年轻技术队伍。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承担着引领及带动全国剧院发展并不断培养输送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重任。我们自身从人才战略中获益,也要将这种模式推广出去。”陈平说。

 “这种模式”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据介绍,该计划以国家大剧院为平台,通过与多家国际艺术机构合作,每期聘请多位国际、国内剧院管理领域行业专家,用理论授课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人才。其授课范围涵盖剧目制作、演出运营、舞台技术、市场传播、剧院管理等演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尤其重要的是,全程跟踪或模拟剧目运作,亲密接触世界顶级院团管理流程,最接近实战的培养模式,留给人们的期待不言而喻。目前,国家大剧院与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日本新国立剧院等8家知名艺术机构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除本期与英皇合作的培训外,今后也将与其他顶级机构合作,体验不同体系的剧院管理技术与理念。

 启示:可复制的模式?

 在国家大剧院的计划里,“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每年将举办1到3期培训班,“预计今后5年内将培养300至400位剧院管理人才”。

 这一举措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吴江波特别强调,文化部支持举办各类在职培训班、研修班,以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的阵容。以高校、院所、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建立一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各国文化产业界的交流。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无疑提供了积极的信号。

 事实上,由于国内剧院建设热潮都在近年,像国家大剧院一样,在硬件设施上,它们往往都在世界先进序列里。这就使依托剧院培养的人才能较为全面地掌握最前沿的操控管理手段。但是,目前这些优势对传统的高校教育仍然封闭。如何“启封”,从而给剧院人才培养提供更触手可及的平台?国家大剧院模式是否可复制?至少值得研究。

 据透露,结合培训班的开展,国家大剧院还将建立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高级剧院管理及舞台技术人才库”,并将面向国内剧院开放。“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王争鸣说。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责编:视协网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