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文化观察
 

古风:歌与梦想一起远行

来源:中国视协    责编:怡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网络音乐”一词似乎直接指向无病呻吟,艺术质量、精神含量不高,甚至冲击社会基本价值秩序的“三俗”歌曲,然而,一些新的、健康的音乐力量近年来在网络空间迅速生长,比如古风音乐——一部分持有独特审美追求与音乐理想的网络音乐人,凭借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修养、词曲创作水平,在网络空间悄然唤起以民间乐器、古典意象为支撑的古风,“昂首西北望,晚风吹夜凉,江山多娇英雄儿郎挥戈出武帐……”这种青春典雅情怀与诗情画意随着古风音乐的风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网络空间的诗意生存

 与以往网络音乐人热衷恶搞、爱好说唱,作品罗列生活琐屑,不满于各种现实,动辄出语不逊有别,古风音乐的创作群体超越现实的生活坎坷、情感失落,在网络空间追寻一种诗意的生存,业余时间以网络论坛、百度贴吧为平台,凭借对古风音乐的共同爱好,结为音乐制作、传播群体,以古风的简朴唯美疏解现代的繁冗与现实的平淡。与以往的网络音乐自谱曲、自作词、自唱自红不同,古风音乐爱好者团队分工明确、重视合作,一首歌的曲、词、唱、念、宣传海报、文案各有专长者,以团队名义、集体形式发布,以翻唱、再填词、微博分享等形式传播,成立了墨明棋妙、沧海乐茗、千歌未央等数十创作团队,已形成自给自足的制作、传播体系和独有的古风音乐文化。

 古风音乐的作曲、选曲与传统流行音乐乃至方文山、周杰伦打造的中国风音乐不同,作曲者选择笛、箫、筝、琵琶等民族乐器采样为音源,Fruits Loop Studio、Adobe Audition等编曲、录音、混音软件为平台,通过自身音乐素养及对民族风格的感知探索创作。或选取已有的中、日、韩流行音乐、东方色彩的New Age音乐、网络游戏音乐、动漫音乐填入古风歌词。题材大致有几种:释读古代经典;致敬古代诗词;集历史典故成词;化用古代诗境、词境。网络小说主题歌,如为网络小说《步步惊心》所作的歌曲《步步皆殇》早于电视剧《步步惊心》主题歌《三寸天堂》二三年即已唱遍古风音乐圈。现有歌曲再填词,如《昂首西北望》,牢牢把握《爱情买卖》慷慨激昂的旋律特点,与原词口水之风形成巨大反差,充分体现网络古风词人的形式自觉。

 绝大部分古风音乐是非功利性的作品,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少数已在某些城市KTV提供点唱,但并未经正规渠道授权,古风音乐尚未形成向市场渗透的完整链条,词曲版权不易被妥当保护。由于网络创作的匿名性,使用古风音乐的KTV、商场等机构也难以付给相关曲词作者相应的酬劳。少数优秀网络音乐人受正规音乐发行机构之邀创作,在记者问及酬劳时也表示不便透露,可见古风音乐的市场前景虽然可观,但其运营机制尚无一定之规,对于一首原创作品的价值估量也稍显随意。

 无论网络还是非网络,任何音乐类型都有固定的接受人群,任何曲风、题材都会在获得一群人偏爱的同时遭到另一群人的拒绝。古风音乐的创作团队和接受群体以“80后”为主体,在网络人群总体中,这一人群往往具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古典美的感知能力,他们的现实生存状况,如独生子女、求学、尚未成家等条件也决定其有较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创作。是恪守文化历史的维度、坚持小众,还是转身向现实、问路于市场,这两难选择对于古风音乐来说尤为严峻。

 古风音乐的困境在于缺乏与当下对接的出口。其传播和接受方式是代入式的,创作者与接受者须先把自身代入古风情境、古典情节中方能生成对话。这种局限性主要源自语言,古风歌词来自唐诗宋词,古典话语方式难于表达当下的现实。依赖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情节或集古人诗词典故创作的创作者因悬置一处阳春白雪的古典彼方而契合了时下一部分接受者远离现实的情感诉求,但尚缺乏创作素材的现实来源,情感多处于架空状态,这也揭示了古风音乐纯然汲取传统元素为滋养并不能自立的事实。

 在现有网络环境与市场条件的双重博弈下,网络原创作品消费价值的实现都终须创作者走出网络、将自身纳入传统生产与传播的链条,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有针对性的创作自由。传统流行音乐制作发行后,网络将是其产品的重要消费场所之一,而网络音乐的受众也无一不来自传统流行音乐建构的审美场域,故而就音乐本身而言,本无传统、网络之分,不同的指称只是在区分适宜不同接受群体的风格。

 真正的好作品不会永远只停留于网络。所以目前仅存在于网络的古风音乐还有待进一步发育成熟,一切古风音乐作品的生产均可定位为一种词曲的演练、一种新风格的准备,创作者在各个方向上的尝试都是可喜的。而其团队策划、制作、宣传、网络语音频道上举行的“演唱会”是在自觉地模拟想象中市场环境下的传播过程。目前所需的努力是,在谱曲填词中锻炼语言与旋律的契合度;在与市场消费品的比较中领悟消费与自娱的差异性、寻求平衡点;在不断创作中进行自我选择和淘汰。这一过程完成之时,创作群体已具备大量技术积累与实践沉淀,走向市场将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创作力量。不少古风音乐人已开始现代词、说唱等方向的尝试。

 [对话]能创作出好音乐,就是好风

 谈古风音乐不能不说“墨明棋妙”,2007年由网络词人卜磊(网名:EDIQ)、作曲人曹明皓(网名:小狮子丢丢)和一群志趣相投的音乐人共同建立,是发展最成熟的网络古风音乐团队,成员为青年音乐爱好者,业余时间制作大量古风浓郁、意蕴盎然的原创音乐作品,出品的《盛唐夜唱》《清明上河笑》《千秋月别西楚将》等作品在网络上广为传唱,粉丝亲切地称这个音乐团队为“墨村”。今天,“墨村”走过五年的音乐创作历程,在数字音乐网站“中国原创音乐基地”注册的传播平台已成为该网站旗下唯一点击率过亿的音乐主页。一些“墨宝”已向传统音乐发行机构出售版权或形成有偿合作。

 谈“墨明棋妙”不能不说EDIQ,其人通五音,晓词律,能写能唱。他爽快地答应以网络语音形式接受记者专访。麦克风前的EDIQ就像他歌里的大侠,一派潇洒自在、谈笑风生。

 记者:最初是怎样选择古风音乐这条创作道路的?

 EDIQ:很多东西不是后天的,在小时候就会留有印记。母亲喜欢听歌,我从小也跟着听。小学四年级时还只有磁带,我听朱哲琴的《阿姐鼓》听得泪流满面。还短暂地学过素描,读书的时候写过诗,艺术是相通的,有时听到音乐,字句、图画会浮现出来。我喜欢词人黄霑、林夕和方文山,语言多少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喜欢古代的很多诗句和词句,每个朝代都有值得去写的内容。

 我写的第一首歌是《伯虎》。那时听到好听的音乐就想把它填上词、唱出来,是为了还原音乐中的美。有的歌没有歌词,只是吟唱的起伏也相当好听,词不一定填得多满、多华丽,有时候歌者加上一个气音、编曲加入一种乐器,效果会比词人填上十个字都好。

 记者:在你看来,古风音乐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EDIQ:出发点是我喜欢,所以去创作,然后才谈到古风音乐的意义,为了让别人也喜欢,并且记住。中国很多本应该传承的都在失去,我想我可以用音乐把传统的、民族的记忆打一个烙印在听者的脑海里。

 《茉莉花》可以代代相传,这是很多音乐人的梦想,但很难做到。它的歌词、曲调都很简单,好的作品其实不一定复杂,太华丽反而容易被遗忘。一段好听的旋律,越简单就越容易传唱,在重复中实现它的价值。它看似简单,但创作起来比复杂的音乐要难得多。

 记者:可否选一首你的作品,为我们描述一下创作过程?

 EDIQ:那就说说《再逢明月照九州》。这是为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所作。之前我听过一首改编的《四季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很受启发。我就和丢丢说,我们创作一首歌,这首歌里要嵌入一首民歌。于是我把江浙一带的民歌都找来,听了一晚上,最后选中《月儿弯弯照九州》。

 我们就是从这首民歌开始,整支曲子都在呼唤这段旋律,整篇词都在应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所有的“花边”都是为了衬托它。改编这种民歌,“花边”加得不好,就完全配不上它。因为面对民歌,我们像是在砌一个台阶,拾级而上,自觉已爬到顶端,仍要仰望着它,这就是民歌的魅力。我们既是对这首民歌的致敬,也希望它能在人们的记忆里重新被唤起。

 记者:你觉得古风词比现代词有优势吗?

 EDIQ:不能这么说,我也写现代词,但是我喜欢古风,听者也喜欢。“古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为我们和古代已经失去太多连带的环节,所以要融入自己的性格,以个人化的角度去解读古代。写词要考虑到歌者和听者都是现代人,把纯古文的词填到音乐里,听的人不懂,唱的人连词都记不住。

 现代人的情感也可以融入古风词中,但对技巧要求很高,并不是古风表达古代情感,白话表达现代情感,而是要达到一种协调,看你有多大本事,融合在一起还要让别人看懂。有时候写词也会感动自己,但要考虑到这种感动的是不是大众能理解的。歌词只有几十个字,却要深思熟虑,有时候我会纠结一个字,写四五个字排在一起,挨个挑,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

 记者:“古风”这个概念是为了和方文山的“中国风”有所区别吗?

 EDIQ:不是,我没有区分过。如果非要说区别,“中国风”有时会照顾到其他民族听者的中国想象。但我觉得对待音乐要一视同仁,不能这样泾渭分明,否则自己的出路会越来越窄。歌最重要的是好听,古风、中国风、流行风,能创作出好音乐,就是好风。

 记者:“墨村”、“墨宝”已经成为一种音乐品牌,你是否想过让古风音乐走向市场?

 EDIQ:想过。以前我们一直在“玩”音乐,没有任何现实压力。从学生时代走进社会,“墨村”的编曲、词人、歌者面对就业、生存的挑战,如果团队氛围还停留在“玩”上,“玩”到所有人成家,这个团队就会走散。我们应该考虑让作品更广泛地传播。

 走向市场并不是背离初衷,恰恰在于我们要“玩”得更久,做得更好。现在整个团队的现实工作都和音乐关系不大,音乐是业余爱好。如果我们专门做音乐,甚至都养不活自己。为培养更多受众,我有时会在词上做一些简化,也会在古风歌中适当地加入电子音乐。

 记者:是否觉得古风音乐的改变是为了迁就听者?

 EDIQ:不会,改变并不是被迫的,我自己也听很多流行歌,保持和那些带动流行趋势的音乐在同一视野下,改变对于我自己、对于音乐来说都是进步。

 记者:你曾担任两届网络古风填词大赛的评委,对这个创作群体有何评价?

 EDIQ:他们进步很大。第一届古风填词大赛,作品不合音律,几乎没法唱。后来大部分词人的作品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歌”词,从词中听得出歌的旋律。以前有的词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古文堆砌到音乐里,现在这种现象也不多了。

 记者:你对古风音乐有什么期待?

 EDIQ:现在是快餐文化的时代,延长一首歌的生命力,就是目前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我需要了解现阶段的人在听什么,它的特色是什么,把它抽离出来,纳入到我的音乐里。我没有办法凭一个人的能力改变快餐文化的节奏,只能去适应它。

 古风音乐离真正的流行音乐还颇有距离,我去预测以后会怎么样是不现实的。我只能说,做得好自然就有人听。

 

 [观察] 网络音乐:独行还是驯化

 自本世纪初《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老鼠爱大米》《大学生自习曲》《回来我的爱》问世至今,走过近十年历程的网络歌曲面临重新自认。唱片工业式微,数字化制作、网络传播已不再专属于网络音乐。自由下载时代来临,传统流程制作发行的流行音乐不得不把网络作为传播主战场,其审美取向必定会向网络受众倾斜;传统流行音乐的介入也令网络音乐不得不向制作专业化、风格多元化自我修正。如南合文斗、可米小子等非网络音乐制作团队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具有旋律简洁上口、歌词通俗直白的网络化倾向;而以仙侠音乐、古风音乐为代表的网络音乐新风又不乏词句文雅、配器民族化的古典色调。又如许嵩、东来东往等音乐人的作品,颇具网络的时尚与非网络的自觉审美诉求之双重属性。时至今日,“网络”与“非网络”不得不重新定义,因为曾经以制作与传播方式人为划定的界限两侧都在被溢出,真正属于网络的部分则呈现越来越鲜明的特立独行,“网络音乐”这一指称未来将不再是音乐类型的区分,它或许从来只是一种语体风格的描述。

 2009年百度魔兽世界贴吧,网友大规模参与了呼唤莫须有玩家“贾君鹏”回家吃饭的活动,触发网络歌曲《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生成,作品以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咏叹调《大教堂时代》填入荒唐词句,史诗般描述了玩家沉迷游戏的窘境。2010年底一首语速极快的芬兰波尔卡被填成年度热词串烧《甩词歌》,“给力”、“杯具”、“富二代”、“天上人间”等均荣列词中。非网络制作的歌曲如徐誉滕的《李雷和韩梅梅》、筷子兄弟以网络微电影主题歌形式发布的《老男孩》,唤起了“70后”、“80后”的青春记忆和怀旧情绪,而“70后”、“80后”恰恰又是网络人群的主体,故而作品在网络上以MV形式广为人知。方大同、萧敬腾、常石磊等新生代音乐人拥有大量翻唱作品,在《甜蜜蜜》《红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耳熟能详的旋律中加入全新的声音形象和技术元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网络翻唱人群的二次创作热情。《爱情买卖》被封为“神曲”,非为审美体验及艺术水准,乃因其广阔的戏谑空间,这首歌已成为词牌名式的存在,被不同职业的网友填入各种“买卖体”歌词,蔚为大观。

 至此“网络音乐”之旨似已呼之欲出,数字化制作的音乐未必“网络”,甚至极有可能因其平庸的风格游离于网络人群兴趣之外而为“网络音乐”所拒斥,而专为网络人群、网络事件所作的音乐从来是“网络音乐”的核心,如为高考学子励志加油的《残酷高考纲领》,戏谑360与腾讯之战的《3Q之伤》,以网络群体热捧的文学影视作品为主题的音乐,如许嵩的《幻城》、东来东往的《海角七号》《山楂树之恋》。“串烧”作为一种反馈式的再创作在网络上成为传统流行音乐的镜像,如连缀15首周杰伦歌曲、网友重新编曲录制的《YES周杰伦》,中国传媒大学独创的、一句摘自一首老歌、旋律相贯歌词相通的《换大米进行曲》。翻唱是极具自主性与再创作意识的传播,一首作品无论来自网络还是传统制作,只要它被网友广泛地翻唱、填词,便足以纳入“网络音乐”的范畴。

 其实过于明晰的归类并无多大意义,因为这是一场网络与市场的双向驯化,为征服对方,先要学习对方的言说方式,熟悉对方可以接受的话语,再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自我,但结果很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我驯化而成为对方。网络音乐会不会被市场完全驯化?驯化之于网络音乐是福是祸?其实,可以被驯化的并不是“网络音乐”,而是创作者,他们在自我选择与淘汰并部分放弃创作自主性而走向市场后,作品将作为“非网络”音乐而生存,而真正的“网络音乐”永远不会驯化,它将作为记录与呈现网络空间这一虚拟历史的载体,与网络群体同在并与时同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怡梦

责编:视协网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