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文化观察
 

影视与文学:绕不开的“交集”

来源:中国视协   

根据知名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不在少数。近日,一部名为《听风者》的电影在上映首周就获得了1.25亿元票房,这样的成绩自然和电影本身改编自获茅盾文学奖的麦家的小说《暗算》不无关系。下个月即将公映的电影《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的经典小说,因观众对于原小说的熟悉而对此影像充满期待。在影像当红的全新阅读时代,文学和影视在以怎样的联系相互影响呢?近日,在上海国际文学周国际论坛上,相关专家对“影像时代的文学写作”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绕不开的“交集”

 熟悉国产电影的观众应该还记得当时第五代导演的著名作品,像《红高粱》、《孩子王》等电影,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不可否认,文学与影视剧存在着绕不开的“交集”,有学者曾如此总结:如果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到今天的中国电影在文学观念上分界的话,基本上可以看到一个倾向,第一个时期是电影与文学的合流期,电影和文学几乎在同一个节律上跳动;第二个阶段是电影与文学的蜜月期,电影开始有所取舍地对待文学作品;第三个时期,文学和电影几乎是分道扬镳了,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手机》,导演的意识高于原小说,使电影凸显了导演的风格。而类似于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作品,又在借鉴曹禺原作《雷雨》的基础上赋予全新的故事元素,电影虽然与文学交集,但似乎又行之更远。

是谁在“攀龙附凤”

当下影像盛行,文学已被推到边缘的境地。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玩味:在美国,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一般都是作家先写出畅销作品,然后改编成影视剧,而在中国,通常是一部影视剧成功了,再出版发行剧本。

在一些作家看来,影视剧更好地成为文学作品的推介宣传方式。红袖添香影视合作经理丁丽萍表示,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观看群体基数大,加上内容比较接地气,一些网络作家在写作时会考虑影视剧改编的因素。丁丽萍十分看好网络文学在影像时代的发展。

 的确,电影《失恋33天》、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等就是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然而究竟是影像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可震撼观众的影像表达,还是文学化为影像令传播更普及、更大众?有位作家说得好:“文学在电影中召唤它曾经的读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台湾知名作家吴念真也认为:“我就不相信谁可以用影像拍出季节的感动来。所以,该留在文字里的就留在文字里,该留在影像中的就留在影像中。”

 影视剧应多些文学气质

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反思国产影视剧在市场化的浪潮下失去了文学的气质,在沉醉于感官享受以及崇尚技术的同时忘记了影视剧本该展现出的文化价值。吴念真就表示:“文学本身是影像极大的养分。当影像时代来临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营养补充它,那些影像肯定难看。”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认为,如今影视界弥漫着比较强烈的对市场、商业、票房、收视率的顺从和盲从情绪,因此出现了很多烂片。对此,他认为要建立一个科学、权威、健康、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其中既要有市场标准,也要有政治标准、社会道德标准、技术标准、文学标准等。而对于文学标准这一点,丁亚平表示,提高中国电影从业者的技术、文学素质非常重要。事实上,这也正是一些作家所持的观点:“电影在追求商业元素奇观效应的同时,应该保留一些文学性。这个文学性就是除了景观之外还要有深度的精神文化的品质,在讲一个故事的同时具备一些意蕴。”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于  帆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